武元衡《春兴》:由春景引发的思乡之情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
春兴: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流莺:即莺。流,是说其鸣声婉转。
乡梦:思乡梦。乡,一作“香”。美梦,甜蜜的梦境。
又:一作“梦”。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ɡōu)氏在洛阳附近。
译文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已经变成深绿,枝头的残花已经落尽,四处可以听到黄莺啼叫。
一夜之间,春风吹来了我的思乡梦,我的梦又追逐着春风,回到了洛阳城。
赏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描绘了一幅暮春的景象。杨柳的颜色变得深绿,经过细雨的洗礼后天气放晴。枝头的残花已经落尽,只能看到黄莺在婉转啼叫。“阴阴”凸显了杨柳的繁茂,给人一种浓郁的春日氛围。而残花和流莺则体现了春光的消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情绪。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一夜春风吹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梦,梦中的诗人随着春风回到了洛阳城。运用了奇妙的想象,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具象化,仿佛它能随着春风自由来去,在空间转换中,深切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世界中,我们以往所见的诸多思乡诗词,往往诞生于深秋时节。
彼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诗人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在这清冷的氛围中,内心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对家人的牵挂、对故乡的思念便油然而生。
然而,武元衡的这首《春兴》,却是因春天的消逝而引发对家乡的思念,此般情境着实少见而新奇。
这首诗巧妙地将春景、乡思与归梦完美结合。诗中,杨柳阴阴,细雨初晴,残花落尽,流莺啼鸣,一幅暮春之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在这美好的春景中,诗人的思乡之情却悄然蔓延。春风一夜,吹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梦,那梦又仿佛被春风牵引着,一路追逐,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洛阳城。
如此独特的构思与表达,使得这首诗在众多诗词作品中脱颖而出,实属难得一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