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清代古韵、英烈故里——双江古镇简介(重庆潼南)

双江古镇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始建于明末清初,依山傍水,因猴溪、凫溪环绕,得名“双江”。

古镇特色之一:小街窄巷串起的是深宅大院,比如长滩子大院、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田坝大院、邮政局大院、禹王宫等20余处清代民居,另外还有蒋介石行辕、白崇禧官邸等抗战旧址。

古镇特色之二:古镇还是中国革命先驱杨闇公、国家主席杨尚昆、解放军上将杨白冰的故里。

主要街道是南北向的正街。从大牌坊(北门)进入就是正街,从侧边街道可以下到水街,即与凫溪平行的街道。

图1 北门

入口不远处是田坝大院,即杨氏民宅,杨宣哲花12年时间修建、3年时间雕刻,按照清二品官规格布局,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宫室式宅院建筑。

杨宅建在平坦良田上,布局既规整又灵活,主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有前院、中院、内院和后院四重院落,另建有附属建筑,以甬道相通,四周有风火墙。

图2 杨宅的中轴线

图3 甬道

庭院中有蜡梅、葡萄、芭蕉、洋槐等百年花木。正值两棵蜡梅凌寒绽放,冷香馥郁。

图4 百年蜡梅

出了杨宅,走在长长的石板街上,两边多低矮的平房,也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大宅院。

图5 正街

邮政局大院,现为杨闇公同志旧居。房屋结构为前店后宅,店面是镇上的邮政代办所。正在刷漆,无法参观。

图6 杨闇公同志旧居

杨闇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领导成立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当选为书记。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被捕,壮烈牺牲于佛图关。

与邮政局大院毗邻的是源泰和大院。

还有禹王宫、关帝庙等公共建筑,大门紧闭,未开放。我们还挺想参观禹王宫,作为当时的商会会馆,内有正殿、戏台和庭院。

图7 禹王宫大门

我们来的时机不对,很多建筑正在维修之中,大概是为了迎接三月潼南油菜花开时的旅游高峰。

我们中途下到水街,一边是凫溪环流,石桥横跨两岸,对岸有兴隆街大院;一边是宽敞的平坝,可以游览杨闇公同志旧居的后宅,以及永绥祠(杨氏宗祠)。

图8 小桥流水

从溪边东门进入河街,多低矮的平房,穿过河街又回到了南北向的正街。

图9 东门

有一条往西的街道,可以到达上西街和西门。

图10 下西街

在正街上继续往前走就是南门。

图11 南门

长滩子大院,现为杨尚昆旧居,在镇外,因我们要赶到大佛寺,就没有去参观了。

这里众多的清代民居让人有点迷糊,于是探究了一下古镇历史,这就绕不过显赫的杨家,这也是古镇另外一个名字——“杨家场”的由来。

在《杨尚昆回忆录》中对其曾祖父杨世绥有记述:杨世绥先务农后经商,开创“杨三泰”盐号,病逝后,将家产分给七个儿子(传字辈),各房纷纷建造宅院。

大房大塘府第:距离古镇大约二三里,按清一、二品规格布局。大房无子,收养三房长子杨宣昭为嗣。杨宣昭做官,策封光禄大夫。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大塘府第可与北京什刹海贝勒府媲美,可惜已拆分。

二房长滩子大院:距离古镇大约一二里,按照清三品规格布局。这是杨尚昆的出生地,当时因邮政局大院正在培修,其父杨宣永借居于此,现为杨尚昆旧居。

三房兴隆街大院和源泰和大院:因杨宣昭做官,对其生父追赠二品官衔。二弟杨宣浩有兴隆街大院、三弟杨宣豫有源泰和大院。杨宣浩妻妾成群,其子好赌,卖掉了祖业,成为反面教材。

四房白土地大院。

五房田坝大院:五房抚子杨宣哲善经商,利用祖上“杨三泰”盐号的影响,开设“川源通”商号;捐官,封资政大夫,正二品官衔;被杨氏家族推选为族长,开办了永绥小学,设立了大学留洋助学金。

六房砖房子大院。

七房邮政局大院:杨传鼎生二子杨宣永、杨宣蔚。杨宣永第4子杨尚述(号闇公)、第5子杨尚昆、第11子杨尚正(又名杨白冰)。因杨宣蔚无子,收养杨闇公为嗣。

双江杨氏家族从“世—传—宣—尚”等字辈以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古镇得以保存众多精绝的清代建筑,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