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今天(13日)开馆。我们在消博会上发现,熟悉的消费场景正悄然“升级”,一个个未来感十足的新产品、新业态也正在首发亮相。在消博会就能看触手可及的未来!今天,让我们从日常的休闲娱乐消费场景出发,穿越到消博会,探寻新趋势。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此刻我正身处200米的空中,脚下蜿蜒的长城,在粉白交错的山桃花海簇拥下,壮美又浪漫。
我用大数据发现,立春以来,“低空赏花”“低空飞行”搜索量跟去年比,暴涨了510%。除了低空赏花,大家在周末、假期更是开启了不少花式新玩法,这股热潮未来还会涌向哪里?一起去消博会上看看。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这是一架无人驾驶的载人航空器,未来我只需要输入目的地,“一键”就能实现“点对点”飞行。
假期里的消费需求正在变得更有想象力,人们不再满足于“去哪玩”,更期待“怎么玩”。我在消博会上找到了日常消费体验的升级版,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这种消费模式的创新,背后是全备份设计和AI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亿航智能项目经理 李薇:我们有16个螺旋桨,还有16个电机,它是独立的,我们最大测试目前是能够停掉5个能正常悬停(飞行),安全降落。
当人们越来越追求休闲娱乐消费的新玩法时,我在消博会上发现,这些满足需求的首发新品,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人工智能+”。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AI工具也可以成为精细贴心的“导游”。在这个AI行程规划应用中,只需输入偏好的天数、预算、兴趣标签,系统就能在几十秒内生成定制化方案。
消博会上,这样的智能体验正在多个消费场景中同步展开。从“消费者适应产品”到“产品理解消费者”,消费供给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让消费更聪明,也更贴心。
斯洛伐克参展商 安德烈娅·扬切科娃:我注意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必将在这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在展馆中,我遇见了那个年初刷屏的智能眼镜企业,几个月内他们就更新出了新款产品,集合了AI识物、语音、提词和拍照等功能。企业告诉我,中国大市场有着大量多元的消费需求,而需求就是“新消费孵化器”,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响应,正成为产品创新迭代的方向,也在推动产业加速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我也将今年以来各地促消费政策打包形成了超8万字的数据,生成了这个AI智能体。当我向它提问,各地政策如何为智能消费新场景铺路时,它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多地正在加紧推动建设量子计算云平台、区块链、人工智能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消费的政策里包含着构建数字化底座的考量,前沿科技成果正在快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消费体验。技术、市场、政策多重合力之下,未来的休闲娱乐新生活,可能就从这个展馆里开启。
监制丨王琰 宋镜
制片人丨梁丽娟 郭茜 杨潇 姬缘 代斯琳
记者丨田琪永 刘佳昕 金晓曦 杨涛 纪乐乐
摄像丨高淼 钟华夏 于潭
编辑丨张博 张志 贺煜 张昊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