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营收、利润双增,财富与自营当家,高管团队焕新,正体现新活力

财联社4月12日讯(记者 赵昕睿)4月11日,粤开证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多项关键数据呈上扬态势,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业务能级显著跃升,发展成绩亮眼。

过去一年,粤开证券聚焦财富转型及打造产业投行的核心能力建设,在这一布局下,全年实现营收8.86亿元,同比增幅29.35%;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大幅增长282.70%。

对于上述增幅,公司表示得益于经纪及信用业务回升、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较大增长、融资成本下降带动营收同比增加29.25%。营收增幅大于支出增幅,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加380.40%,实现增长。

作为财富管理业务蓬勃发展的聚集区,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布局。粤开证券作为其中一员,其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模式与实践成果备受关注。自“粤管家”财富管理品牌于2023年推出后,公司接着在2024年完成2.0品牌升级,并围绕“投资顾问、私人财富、企业服务”等三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成近500名投资顾问的配备。2024年启动的“粤管家”投顾中国行系列活动,在2025年仍在持续推进,不断拓展业务影响力。

按照经营业务划分,公司六项业务条线营收及涨跌幅具体如下:

1. 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99 亿元,同比增加 22.74%。主要因证券市场交易量增加,经纪业务收入以及两融业务规模有所增加;

2. 证券自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7 亿元,同比增加182.61%,主要受债券市场行情影响,固定收益业务收益率及规模有所提升;

3. 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25 亿元,同比减少 75.82%,主要受市场及监管环境影响,证券承销业务及财务顾问业务规模有所下降;

4. 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32 亿元,同比增加 21.94%,主要因本期资管规模有所提升及部分历史项目完成清收;

5.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09 亿元,同比增加 68.30%,主要因市场行情影响,粤开资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幅度缩小;

6.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0.12 亿元,同比减少47.98%,主要系本期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从区域来看,上海和广东表现尤为突出,分别以 55.62% 和 30.24% 的营收同比增长率,成为对业务增幅贡献最大的两个区域。上海营收增长归因于市场行情影响,当地分支机构经纪业务收入增加所致。而广东源于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各区域凭借自身特点,在不同业务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

此外,公司投资收益达到1.84亿元,同期相比增长59.46%,主要得益于二级市场整体呈上行趋势,固收业务收益率及规模有所提升,权益自营及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关注一:2023年募资投向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板块的增长,与2023年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募资投向或也无不关系。本期财报中,粤开对此也披露了最新使用情况。

2023年11月20日,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合计收到募资金额3.26亿元,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剩余募资金额为3785.90万元。

报告显示,公司已累计使用募资金额2.88亿元,分别投向了不同业务板块。其中,8500万用增加对自营业务投入,1.5亿元用于扩大以两融业务为主的信用交易业务,738.60万元用于加大金融科技平台建设,4562万元用作补充营运资金。

不难看出,募集资金为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关注二:仅投行业务下滑,自营贡献最大增幅

所有业务板块中,仅投行业务出现了同比下滑,降幅达 75.82%。在行业投行业务普遍承压背景下,公司以“产业投行”为锚点,不断深化“三投协同”实践,还借助全资子公司粤开资本持续完善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商业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布局,将“湾区特色”转化为业务增量。

自营对业绩增幅的贡献最为显著。其中,固收业务利润贡献突出,收益率超越同期纯债公募基金前10%分位数水平,利率债及高评级债券占比提升。

同时,公司管产成立产品数量创近年来新高,深度参与“粤管家”大财富体系。面对2024年市场震荡,权益投资开发的红利低波策略亦得以实现正收益,成功实现新三板存量股票、可交债、私募基金等风险项目退出,主动管理能力提升。

在加快财富管理转型赛道上,粤开证券财富线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品牌“粤管家”迭代升级为2.0模式,财富第二曲线初具规模。2025年,公司将继续以“粤管家”为抓手,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将持续优化分支机构,打造精品旗舰店,再将旗舰机构打造成分支机构的“黄埔军校”。

关注三:深耕“互联网+投教”新模式

在实现业绩显著跃升的同时,粤开同样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部署。公司整合各方资源,凝聚交易所、监管局、协会、上市公司、媒体、高校、分支机构等内外投教合力,通过“市场热点+专业知识”结合的系列化、多元化、趣味化特色投教产品370 种,各类特色主题投教活动共计开展1386 场,参与者共计近 148 万人次。

同时,公司深耕“互联网+投教”新模式,以投教基地官网为中心,综合运用公司网站、交易终端、两微一端、南方号、抖音号、CRM 短信平台等工具,并陆续拓展新增小红书、中国基金报英华号,搭建“云”宣传矩阵,各平台访问总量约656 万人次。

关注四:高管团队优化升级,“80”后干部超90%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高层人事优化,构建起覆盖“投资+投行+投研”全链条的领军团队。在多番关键职位的变动中,原因大多涉及公司发展需要。

具体来看,崔洪军新任董事、总裁,雷杰由副总裁变更为联席总裁,杨新则由董事变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保石因年龄原因辞去总裁一职,继续担任党委副书记,朱洪涛因要专注于分管业务领域的发展辞去董秘一职,继续担任副总裁。

公司业务人员规模也出现了小幅变动。从2024年初至年末,公司人员总数净增加 7 人,目前员工总数达 1303 人。其中,投行人员以减少6人为最多,经纪业务人员则增长最多,新增15人。记者留意到,公司持续优化经纪人管理模式,也是其推动传统经纪模式向专业化财富管理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粤开通过证券经纪人与业务人员内部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公司制度间衔接与展业导向互补。同时,进行营销人员培养体系重构,搭建阶梯式成长地图(经纪人→财富经理→投资顾问、私人财富顾问),并为公司全体营销人员(含经纪人)配置专项培训资源池,确保持续提升营销队伍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数字化展业水平。

同时,公司引入投行、投资、资管等领域人才,叠加“80后”干部占比超90%的年轻化梯队,为战略落地及经营发展构筑了有力的引擎。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