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以林草为媒 促绿富共赢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在广袤的三晋大地上,林草业正以其独特的韵律,舞动出一曲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的华美乐章。从乔灌混交林的郁郁葱葱,到沙地经济林的硕果累累;从森林旅游康养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到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的风生水起……近年来,各地主动把林草工作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予以推进落实,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绿富同兴”的生动故事,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澎湃的绿色动能。

林草,这片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不仅是生态平衡的守护者、国土安全的坚固屏障,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林草业以其产业链条的全覆盖、产业门类的多样性以及强大的带动作用,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绿色,既是生态的本真,也是发展的新篇,只有厚植绿色家底,才能解锁发展的新动能,让“含绿量”转化为沉甸甸的“含金量”。

我省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59.3%,但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经济优势

只要坚持 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注重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林草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有可为。

发展林草产业,注重生态与经济并重

一方面,通过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实施森林抚育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措施,提升了林草资源的生态效应;

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提升林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绿色翅膀。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要研究利用、深入开发森林食品,探索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及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向森林要食物。

发展林草产业,注重孕育特色富民产业

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全省林草产值达到707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干果经济林总产量达到206.3万吨,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40万亩,花卉产业达到11.78万亩。

林草产业有其独特的绿色属性,要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和森林康养旅游等,推动森林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让林草沙资源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以森林康养旅游为例,一些县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精心打造了一批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在林草产业的发展征途中,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通过加强林草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林草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盘活林地资源,搭建新型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桥梁,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人说山西好风光”既是对表里山河的生动诠释,也是我们建设美丽山西的愿景方向。让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大食物观,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林草生态产品服务产业振兴供给能力,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乡村发展新格局。

|来源:山西日报

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