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提升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率

本报北京电(申奇)每年4月的第四周是世界免疫周。近日,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研讨会举行。

宫颈癌主要由HPV感染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2023年联合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促进HPV疫苗接种,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疫苗。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多种HPV疫苗获批上市,涵盖二价、四价、九价等不同类型。由于HPV二价疫苗实现国产化,其价格已经从每剂超过百元降至每剂百元以下。

与会学者介绍,首个HPV疫苗于2016年在中国上市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是自费且价格相对较高,其间主动去接种疫苗的主要是有经济实力的大龄女性。这种情况下,所有年龄段女性疫苗的覆盖率均不高,9—14岁女孩的接种率更低。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地方开展民生项目,为13—14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目前已有16个省份出台HPV疫苗接种政策。据介绍,2024年,各地开始由单一来源转为竞争性采购,HPV疫苗的平均采购价格下降了约50%—70%。

“通过价格的改变来提升疫苗的可及性,对提升低收入人群、脆弱人群的接种率更有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应晓华表示,一些地方还未能开展惠民工程项目,核心阻碍仍在于价格和筹资。各地可探索组建区域联盟或采购集团,整合需求后与企业统一议价;国家层面也应通过统一的需求汇总、招标采购和供应安排等流程,对疫苗采购进行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