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当前又恰逢清明祭扫高峰,野外烧纸焚香同样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为何春季火灾多发?如果遭遇山火,怎样科学逃生避险?发现火情,报警时要注意什么?森林火灾避险有哪些误区?这些实用知识,一起了解。
当前,我国已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
古人观天时以授农事,今人察风险以护平安。当前,我国已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会商研判,今年春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并发展,高火险区域将不断扩大,呈现“南北并重”态势,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为何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春季?
从气象条件来说,春季气温回升,较为干燥,降水量少,多大风天气,容易诱发林火;夏季雨水充沛,森林火灾相对较少。而同样干燥的冬季,各地森林火灾风险不一,华东、华南地区等地冬季和春季火灾都多发,而大兴安岭地区这一带冬季气温较低,加上降雪的作用,林区积雪不易融化,被雪覆盖的森林,火灾风险相对较小,这一带的森林火灾多发生在5至7月。总体来说,春季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更高。
春季踏青露营野餐,如何防止引发火灾?
天气变暖后,春游踏青、进山入林的人逐渐多起来。有的人喜欢到山林徒步,有的人喜欢到户外野炊、烧烤,有的人喜欢开车到人烟稀少的地方露营,在游玩的同时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违规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当前,林区的植被丰富,多为枯草、落叶等易燃物,抽烟、明火野炊烧烤、生火取暖、燃放烟花爆竹、放孔明灯等行为都存在极大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燃周围的植被,还有的明火没有完全熄灭,人离开后遭遇大风就可能复燃,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提醒大家,文明出游、环保出游,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请选择无火露营的方式,使用自热食品或非明火炊具,并做好对少年儿童的看护、教育,避免因玩火引发森林火灾。
清明节祭祀,有哪些防火注意事项?
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在我们国家造成森林草原火灾的原因当中,祭祀用火排在第一位。野外祭祀通常要点烛、燃香、烧纸,还有燃放烟花爆竹,这些活动都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如何防止祭祀活动引发火灾?
01 移风易俗,建议用鲜花或网上追思来替代烧纸。祭祀时少用火、不用火。
02 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可设立一些便民集中的祭祀地点。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安排专人进行服务和管理,减少失火的风险。
03 如果去森林草原地带的祖坟祭祀,要遵守防火规定,千万不能携带火种,建议用献花、除草、种花或植树的方式来祭奠亲人。
野外遭遇山火如何科学逃生避险?
——遭遇山火,首先要保持冷静、判断火势。
如果火势比较小,可以利用身边的树枝拍打火苗,或者用土覆盖的方法来控制火势;
如果火势较大,要避免与火直接对抗,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的扑火队伍来处置。
——撤离过程中要注意:
▶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优先选择向逆风或侧风方向逃生,往开阔地、道路或者河流等没有可燃物的区域逃生,千万不能顺风跑。
▶降低重心,避免吸入浓烟。火场周围浓烟密布,要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来捂住口鼻,防止过多吸入浓烟。烟是往上升,身体越低越好。
▶前往空旷地、烧过的地方、岩石区、溪流边等安全区域躲避,千万不要进入密林、草丛或者谷底等危险地带。
▶及时求救,拨打12119或者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如果手机用不了,可以利用鲜艳的衣物或者旗帜放在较为明显的位置挥舞,等待救援队伍快速发现自己。
发现火情,报警时要说清楚这三件事
发现森林草原火情,请及时拨打全国统一森林火警电话12119。
报警时注意做到“三个讲清楚”:
▶讲清楚火情发生地点,尽可能讲清具体地名、山名。
▶讲清楚火势大小和植被情况。
▶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身份和联系方式,以便精准调度救援力量。
森林火灾避险三大误区
误区一: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可以往山顶跑×
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要用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走。
误区二:只要跑得快,往哪个方向跑都行×
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森林火灾追上并围堵住;也不要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否则容易被浓烟烈火所困。
误区三:逃生过程中,在未起火的洼地暂避×
远离低洼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淀烟尘的地方,选择植被稀疏的空旷地方躲避。
森林草原火灾高发季,心中牢记这份防范火灾安全指南,一起安全、安心地畅享春日美好时光!
文案:王 莹、冯文雅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天气网、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国家应急广播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