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识、采丹皮、探工坊、绘牡丹、话传承……4月13日,“暖暖春日 趣探南陵”——2025春季仲景健康节暨长三角“仲景杯”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研学游活动在南陵仲景宛西牡丹皮生产基地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界面安徽承办,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传播中医药文化,深化青少年对道地药材的认知,传递仲景“药材好,药才好”的品牌理念,助力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
道地品质源于匠心坚守
牡丹皮,也叫丹皮,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一般认为凤丹为最佳,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中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雪魄凝脂,粉釉生晕,金蕊含香,香远益清。凤丹矜贵,凤丹皮珍贵,原因在于其对生长环境的挑剔。
作为仲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经典名方的主要成分之一,牡丹皮的品质直接影响成药疗效。
“药材好 药才好”,药材的地道性决定了药效的根基,仲景宛西制药深知从源头控制药材质量的重要性。
2002年,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始建牡丹皮基地,而这里正是牡丹皮的道地产区。
据悉,南陵仲景牡丹皮生产基地是仲景宛西制药按照GAP规范,在全国三省六地建立的六大中药材基地之一。在南陵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基础上,仲景从凤丹的种植到采收、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部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其“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药农”的产业模式,“统一基地规划、统一种质来源、统一种植管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采收加工、统一包装仓储”等“六统一”可追溯的管理模式,让每一株凤丹从种植到最终成为药材,都有着清晰生长、生产脉络,确保牡丹皮质量 “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第一车间”亦是“第一课堂”
而在这个四月,这方青山绿水中“第一车间” 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 “第一课堂”,在他们心间播撒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绵延传承。
本次研学游以剧本式、沉浸式为核心,以“药灵危机”传说为引,融合角色扮演、任务打卡与知识科普,深入仲景宛西制药牡丹皮生产基地,探寻“仲景秘方”,解锁凤丹皮的药用奥秘。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之旅。
青少年们化身“小小药农”,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罗汉老师扮演的“张仲景”带领下学习丹皮生长知识,于牡丹种质资源圃辨识药材。“牡丹皮是究竟什么?牡丹皮生长环境如何?如何辨别牡丹皮品质……”面对满怀热诚的青少年们,“张仲景” 娓娓道来。
随后,青少年怀揣着激动与期待,在“牡丹守护者”——药农的指导和带领下亲手采挖丹皮,观摩丹皮初加工,体验“道地药材”从土地到药匣的匠心历程,领悟“药材好,药才好”的品质坚守。
活动中,“小小药农”们还亲手参与了牡丹香的制作中,以嗅觉与视觉感知药香之美,在创意手作中感悟药材灵性。在“牡丹故事分享会”上,孩子和家长们畅谈活动感悟,纷纷表达对本次活动的喜爱。
在感悟分享中,“小小药农”丁筱桐小朋友分享说昨天晚上的篝火晚会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整个人都感觉自由自在。“今天上午在牡丹种植基地感受到那里的土质很松软。下午去制作丹皮的爷爷奶奶家里又发现那里的水很清澈,我感觉这里的环境特别好,所以种植的牡丹肯定也非常好,因为药材好,药才好。”
“我能感受到主办方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筹备,此行初衷本来只是想带孩子来体验中药文化,但是最后发现本次活动收获最大的地方在于释放了精神压力,这里的环境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任茹香,也是丁筱桐的妈妈,表示像仲景这样潜心钻研中药并积极举办相关活动的企业实属难得,期待其未来推出更多优质活动!
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完全不同于城市的文化环境氛围,也让她们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深刻理解了仲景宛西制药“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
当青少年们穿梭于花海与工坊,完成研学卡上的一个个任务,最终凑齐“六味地黄丸”的6味药材古方时,欢呼声惊起。这一刻,传说与现实、游戏玩乐与文化传承,在春日的阳光下悄然重叠。“仲景中医药文化传承小使者”证书发放的时刻,这场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叙事便有了青春的注脚。
“凤丹年年盛放,药香代代相传”。本次研学游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文化传播壁垒,让青少年在趣味探索中读懂中医药的智慧与温度。未来,仲景宛西制药将继续以道地药材为纽带,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让千年药香浸润新生代心灵!正如凤丹岁岁绽放,中医药文化亦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济世救人”的永恒篇章。
这个春天,我们以牡丹为信,与千年医道重逢。下个花期,期待再聚南陵,共绘中医药文化的锦绣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