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并举 首届“黄河”神经外科学大会在烟台开幕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2日讯 2025年4月12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的首届黄河神经外科学大会在烟台金海岸希尔顿酒店隆重开幕。大会以“百年忠诚·薪火相传·齐鲁启航”为主题,同期举办山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第三次脑胶质瘤多学科学术会议及纪念王忠诚院士诞辰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神经外科专家、学者齐聚“仙境海岸”,共话学科前沿,共谋发展蓝图。

本次大会以三大核心活动为主线,深度融合学术交流与精神传承。纪念王忠诚院士诞辰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山东站)通过专题报告与研讨,致敬这位烟台籍医学巨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王院士的开拓精神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石,其“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激励着当代医者勇攀高峰。

山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作为山东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设置脑肿瘤与神经内镜、脑血管病手术与介入治疗等六大分会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苏万东教授团队展示了“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创新术式。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张玉琪教授分享了儿童狭颅症诊疗的“单中心病例经验”,引发广泛讨论。

第三次脑胶质瘤多学科学术会议聚焦这一诊疗难题,汇聚神经外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东海教授团队提出的“AI医疗大模型辅助胶质瘤手术规划”成为焦点,通过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精准确定切除范围,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范式。

分论坛活动丰富 细分领域迸发创新活力

除核心活动外,大会还围绕神经外科细分领域设置多场分论坛,激发创新活力。在脑血管病分会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佑祥教授提出“分叉部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分型”新理论,为复杂病例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神经重症分会场中,临沂市人民医院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早期脑室外引流技术,提出标准化操作流程;脊柱脊髓分会场展示了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成果;功能神经外科分会场则聚焦国产脑深部电刺激(DBS)设备的技术突破,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王俊华教授分享了其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最新实践。

展望未来 以协作精神共赴星辰大海

大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专家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前沿技术的落地转化,更彰显了中国医学界“聚星成火”的协作精神。山东省医学会会长袭燕总结指出,“黄河”学术品牌将立足山东、联动沿黄流域、面向全国,2025年计划举办23场“黄河”医学学术会议,持续推动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未来,山东将以黄河为纽带,携手全国力量,共同书写神经外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守护生命之光贡献更大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郎坤 陶晓东 董洛颖 烟台开发区台 宋承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