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丨成都33家企业沙特“淘金”,2025年“出海”首站告捷

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4月25日,晚9时许,飞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落地,结束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唐俊文一下飞机,手机弹窗响个不停——沙特项目合作细节亟待推进。他步履匆匆却又神色舒展,出发前悬起的心落了地。4天前,作为前方高能人工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跟随成都政企代表团开启赴沙特之行。

这是2025年成都工业领域政企代表团首次出海。当下,中东优势愈发凸显,沙特阿拉伯凭借其经济转型政策、地理位置优势及市场需求潜力,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标市场。

出发前,33家企业和1家协会在机场合影,大家举起写着“丝路新程 沙海扬帆”的横幅,定格对此次沙特之行的期待。

为何去沙特?

当地正重构经济体系,数字经济是巨大蓝海

关税战是一路热议的话题,但唐俊文感觉,比起紧张和焦虑,大家更多讨论的是应对策略,团队似乎有种“拧成一股绳”的氛围。“这是危机也是转机,大家咬咬牙一起顶上。”

“美国客户基本是暂停状态,我们已经开启了市场多元化策略。”成都东方智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芳说。这家智能行李箱研发企业,过去出海以美国市场为主,现在已新拓展土耳其、阿根廷、斐济、菲律宾、韩国等国家。这次沙特行,她的目标很明确——开拓沙特渠道批发客户。

政企代表团从成都出发前往沙特

沙特充满机遇,是出行企业的共识,这个曾以石油为标签的国家,正经历经济体系的重构——沙特“愿景2030”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重点发展旅游、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和科技等领域,到2030年将外国直接投资(FDI)增加到1000亿美元。为此,沙特实施了800多项改革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透明度,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不止改革举措,走访中的两组数据更为具象,坚定了唐俊文对AI企业开拓沙特市场的信心——沙特30岁以下的人口超过60%;根据Statista全球统计数据库统计显示,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六国整体互联网渗透率高达9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年轻人多和互联网普及率高,都意味着数字经济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对接会期间

5天行程满满当当,绝不是走马观花

翻开沙特日程安排表:5天时间,政商洽谈、对接会议、园区考察等10余项行程满满当当。政府部门带队,精心排布点位,让企业代表感到,这不是一次走马观花。

“为了这次出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对接和调研,每个点位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以第一站沙特投资部为例,这是沙特政府的核心机构,手握万亿级投资计划,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成都相关能源企业可凭借技术优势参与其中。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作主题推介

4月23日,2025成都—沙特工业合作对接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鎏金色的会议厅里,成都企业带着产品亮相,相关部门上台推介,成都将中国制造重镇的形象展现在沙特政商面前——拥有37个工业门类,是中国产业最齐全的城市之一,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位。

这场对接会成效显著——希迪智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与沙特格拉达瑞卡车与重型设备有限公司达成“成都造”高端定制重卡采购协议,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阿卜杜拉·巴赫特·阿尔·马赫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就采购有机硅密封胶产品进行签约,前方高能人工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与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沙特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方面项目达成合作。

现场签约金额达50多亿元,“成都造”出海沙特首站告捷。

对接会外

有人逛市场意外“收获”潜在客户

对接会之外,更鲜活的市场图景在走访调研中展开:走在沙特龙城等点位,出行团看到不少熟悉产品,“成都造”平板电脑、智能矿卡、运动器材等在这里很“俏市”。

数据证实了这一“体感”,近年来成都与沙特开展了深入务实的经贸合作,2024年成都对沙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5%。

更多意向合作在走访中达成。唐俊文接连与中国联通沙特分公司、华为沙特分公司、新华三沙特分公司等达成共识,将共同在沙特推进人工智能应用项目落地。

沙特行交流对接现场

本地手机卡是唐俊文开拓市场的重要工具。到沙特的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到当地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办了一张手机卡,立即下载沙特客户习惯使用的应用程序,“列表里已躺着20多个联系人,都是前一天添加的”。他一一打招呼回应,“人脉”在沙漠热浪中积聚。

在利雅得建材城,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张晓娅则有一次意外的商业邂逅。

在市场溜达一圈后,凭借职业敏感和丰富的出海经验,她认为该公司的密封胶产品完全可以替代当地一款来自德国的竞品。作为国内有机密封胶龙头企业,硅宝科技拥有众多国家授权专利,在建筑胶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前列。她随即向店主推介公司在建筑、汽车等领域的明星产品,并展示其产品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会“冰丝带”等重要项目。

一番专业推介迅速引起店主的兴趣。他告诉张晓娅,自己也是当地的建筑贸易商,他的儿子现在正在中国寻找建筑材料。当即,张晓娅和店主儿子开启视频通话,并发出实地考察邀请。

回程航班刚落地,张晓娅便收到同事发来的好消息:店主儿子已经前往公司在广交会的展位,与团队深度洽谈了后续合作。

这个逛市场“偶遇”的沙特客户,成为张晓娅中东之行的意外收获。这体现了她敏锐的商业嗅觉,同时印证了成都制造的技术竞争力。飞抵成都,呼吸着熟悉空气,对于张晓娅和其他企业代表来说,这场双向奔赴才刚刚开始。

(图片、视频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