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东南亚特派记者 邢晓婧 范安琪】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5日至18日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之前,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马民心相通根植于历史,淬炼于时代风浪。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故事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当前,中马两国正携手朝着命运与共的未来大踏步前进。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国,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全球的重要直接投资目的地国之一,双方在新质生产力合作上势头迅猛。
在采访中,欧阳玉靖表示,马来西亚是开启东盟同中国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今年马来西亚再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将坚定支持马来西亚履职,坚持与东盟并肩前行。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使馆供图)
环球时报:中马两国不仅是隔海相望的好邻居,也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携手发展的好伙伴。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的两国关系?
欧阳玉靖:中马关系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仍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回首建交之初,马方领导人曾用“新生的小树”比喻年轻的中马关系,如今,中马关系已茁壮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花繁果硕的参天大树。去年,我们隆重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当前,中马两国正携手朝着命运与共的未来大踏步前进。我们以高层交往为引领,建设高度互信的中马命运共同体。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动、掌舵领航为我们推动中马关系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环球时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近日表示,中国是东盟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双方关系持续成为区域稳定的基石。马来西亚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面对当前单边主义逆流,广泛深入的中马合作如何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关系更加蓬勃的发展?
欧阳玉靖:中国与东盟是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作为亚洲地区最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东盟长期践行多边主义和开放政策,同中国携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
马来西亚是开启东盟同中国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不仅是东盟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更是在其担任轮值主席国的1991年、1997年,开启了中国与东盟的对话进程,推动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实现首次非正式会晤。
今年,马来西亚再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提出“包容和永续”的东盟主题,这与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亚洲价值观高度契合,对如今动荡与不安积聚、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缓慢的世界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将坚定支持马来西亚履职,坚持与东盟并肩前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
环球时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具体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欧阳玉靖:一是要深化政治互信,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尊重各自发展道路,共同维护亚洲价值观。今年,马来西亚倡议召开首次中国—东盟—海合会峰会,推动构建跨区域合作架构,中方愿积极参与,推动三方合作更好地造福地区人民。
二是要坚持互利共赢,用好双方20亿人口超大市场优势,加快签署和实施中国—东盟3.0版自贸协定,全面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用,携手推动经济增长,扩大新兴产业合作,深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旗帜鲜明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持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是要深化人文领域交流,继续办好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加强文化、旅游、青年、媒体、智库等交流合作,增加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名额,探索实现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推动双方人民常来常往,深化文明交融、民心相通。
相信在中国和东盟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的友好合作将不断行稳致远,为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环球时报:中马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还能有哪些新的想象?
欧阳玉靖:我们以务实合作为抓手,建设互利共赢的中马命运共同体。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去年双边贸易达到2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创造历史新高。中国企业承建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已完成79%,未来将成为马来半岛东西海岸协同发展的关键要道。
马来西亚稳居我们在东盟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的商品在中国广受欢迎,尤其是去年开始,马鲜食榴莲成功输华,让热爱榴莲的中国食客大饱口福。此外,马来西亚高品质的棕榈油、橡胶、燕窝等产品在中国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两国相关产业繁荣发展。
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全球的重要直接投资目的地国之一,双方在新质生产力合作上势头迅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马广受好评,吉利、奇瑞等汽车企业在马投资设厂,促进两国产供链深度融合。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公司建设的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正助力马来西亚成为地区数字经济领导者,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环球时报:中马两国实施的互免签证政策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欧阳玉靖:2023年底,中马两国开始实行互免签证政策。2024年全年共有近380万人次中国游客来马,每周往返两国之间的航班有500多架次,与马来西亚赴华游客数量一同超越疫情前水平。
马来西亚民调机构调查数据显示,77%的马来西亚人对中国抱有好感,令我倍感欣慰。当前,在马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到5.7万人。在中国,有17所高校开设了马来语课程。
中马友好事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上个月,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马来西亚观众的翘首以盼中登陆当地院线,并以最快速度刷新中国电影在马最高票房纪录,成为马来西亚最卖座的动画电影,展现了优秀中国文化作品对马来西亚人民的感染力。
我们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建设民心相通的中马命运共同体。中马民心相通根植于历史,淬炼于时代风浪。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故事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
当前,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向前。我们要在两国领导人的掌舵领航下,汲取历史经验,赓续传统友好,继续做世代友好的亲密邻居、携手发展的真诚伙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打造中马关系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