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直播江湖浊浪涌,消费维权路难平。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短斤少两……针对众多直播乱象,上游新闻今起推出《直击直播乱象·上游测评》栏目,以媒体之眼直击行业痛点,以专业之剑进逼乱象核心。我们将秉持“公正、中立、专业、严谨”原则,聚焦直播网红产品,深挖参数背后真相,用科学数据破除营销话术,以真实体验戳破虚假泡沫。在这里,没有网红滤镜,只有真相原色;不为流量站台,只为权益护航。满意消费,上游新闻与您同行。
从选料到缝制全程自己把关,没想到灯一关,荧光测试笔一照,一摞“妈妈牌”(家长手工缝制)服装在黑暗中幽幽地发着光。近日,关于“直播间儿童布料制成童装荧光超标”的爆料引发热议。
“网购布料荧光剂测试超标”并非孤例,绝大多数评论反馈更是指向了同一家电商布料直播间,发货地显示浙江的“果子布艺”。
记者发稿当天,该品牌抖音直播间仍在直播,销量显示超10万。网络截图
直播间的儿童布料是否安全?荧光测试笔测出的结果靠谱吗?超高含量的荧光增白剂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为验证爆料真实性,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近日购买了该直播间多款布料,并将部分布料送检重庆某专业检测机构。
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两块布料荧光增白剂均超标。其中一块布料中的C.I.200荧光增白剂检出限为14mg/kg,但检出量实测为400.7mg/kg。
该检测机构专家解释,所谓的“检出限”,是指该品种的荧光增白剂超过标准规定的固定数值就会被定义为“检出”。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儿童或婴幼儿服装中荧光增白剂的限量标准。但在儿童和婴幼儿可能使用到的柔巾、儿童口罩、纸尿裤等产品或其原材料,例如柔巾、儿童口罩、纸尿裤等,对荧光增白剂均有‘不得检出’的要求。”该检测机构专家认为,送检布料测出的荧光增白剂含量惊人。
他表示,婴幼儿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荧光增白剂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对于该类特殊人群,荧光增白剂更应严加考核。
直播直击:
主播宣称布料安全质量好,自己夏天都在穿
“哪些布适合小朋友?要给孩子做衣服,要安全的。”近日,上游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IP地址为浙江的“果子布艺”淘宝直播间询问有无购买推荐。该主播热情推荐了多款纯棉平布,“设计师款、捡漏款、质量嘎嘎好……”对方在直播间强调,这些布料都适合小朋友,“看性别给你推荐了,像这款蓝色牛仔花纹的平布就更适合‘小男宝’。”
直播间开播时间为上午9点半,但当天记者准时进入直播间时,实时数据显示当前已有2754人正在观看。记者查询发现,该店铺在抖音、淘宝等多个平台都同步开展直播卖布,其中淘宝店有13.8万粉丝,单链接月销售量最高为300+;抖音店铺粉丝2.8万,在商品栏中,单商品最高销售量显示为“已售出8537件”。
“果子布艺”在多个电商平台同步直播。网络截图
“双层纱更柔软,帆布适合外套,100支的府绸比较贵,不过品质有保证。”记者注意到,随着“低价”“高质”“安全”等词汇被主播反复高频提及,直播间中挂出的商品最快在2秒内售出,且“售完无补”。
主播多次向直播间顾客表示,这些布她自己也会买来做夏天的家居服,“只要不是奶娃娃都能穿,但几个月的婴儿我就不建议(买)了。”
记者实测:
7块布料“中招”3块?荧光测试笔测出9.99上限值
以16.6元-26.88元不等的价格,记者购买了7块布料,涵盖4种类型,分别为府绸、双层纱、帆布和平布。同时,鉴于“品牌童装”在原爆料帖中成为“自制成衣”的横向比较物——不少购布网友晒出了品牌童装的荧光剂测量结果近乎为0,记者也任意购买了电商平台上3套销量靠前品牌的儿童服装作为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显示,记者购买的府绸、双层纱和帆布布料的荧光值尚属正常范畴,而3块平布布料的荧光值却较高。
具体来说,记者购买的“纯棉平布”多次荧光值测试结果显示为9.99,远超家用荧光测试笔的上限值,而其中一块粉色拼布样式的纯棉平布,不同颜色区域荧光值差异较为明显:大红色、粉色区域荧光测试笔多次测试结果显示均为9.99,蓝色区域则显示4-5的不同荧光剂检测结果,呈“中”荧光剂含量。
Hellokitty图案面料用荧光测试笔测出了9.99的强荧光值。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摄
该直播间售出的其余四块布料,紫色府绸的荧光值低于0.01,属于该荧光测试笔“低”荧光剂含量的标准范围内;两块双层纱,粉色双层纱荧光值为0.00,属于“无”荧光剂含量,而另一拼色双层纱不同颜色的布块测出的荧光值略有差异,但均在0.05-0.72的范围内,属于“弱”“中”荧光剂含量;售出的黄色帆布测出的荧光值低于1。
而三套品牌童装经记者多次测试后,荧光剂含量也均趋近于0.00,衣领、商标处的荧光测试值会稍高一点,但都不超过0.1。
记者购买的一套品牌童装荧光剂含量趋近于0.00。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摄
对于荧光测试笔测出9.99的结果,该专业检测机构专家指出:荧光测试笔测出的数值不一定准确。
专家认为,荧光测试笔的核心部件是紫外线灯(波长通常在365nm左右),其原理是通过发射紫外线照射被测物表面,若物体表面含有能够吸收紫外线并释放可见光的物质,譬如荧光增白剂或天然荧光物质,就会发出蓝色或蓝紫色的荧光。
他强调,家用荧光测试笔只能检测到荧光反应,但无法判定荧光来源。“荧光测试笔可以作为是否可能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粗筛,但其是否为标准限制使用的荧光增白剂,还应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核实。”
检测机构:
两块送检布料荧光增白剂均超标
对此,记者将直播间购入的3块平布布料随机挑选2块,送检至专业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依据行业标准FZ/T 01137-2016《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对9种荧光增白剂进行检测。
荧光增白剂究竟是何物?记者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开发文中了解到,荧光增白剂有致癌风险。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荧光染料,在应用于纺织行业时能使物体表面看起来更白,能起到光学上的补色、增亮作用。
而文章明确提到,荧光增白剂进入人体后,不容易被分解,与蛋白质结合后,只能通过肝脏代谢分解,会加重肝脏负担。人体如果过量接触荧光增白剂,可使细胞产生变异,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记者送检布样。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摄
3月24日该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粉色小熊图案面料中检出C.I.351荧光增白剂,检出量为1.4mg/kg,而该种增白剂检出限为0.2mg/kg,其余8种荧光增白剂该面料未检出。
另外一块Hellokitty图案面料中检出C.I.220荧光增白剂,检出量为400.7mg/kg,而该种增白剂检出限为14mg/kg,其余8种荧光增白剂该面料未检出。
粉色小熊图案平布荧光增白剂检测报告。
该检测机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本次检测使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亲和性来实现分离。“我们将萃取的混合物通过色谱柱,不同物质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不同,最后根据特定时间段的信号强弱积分计算出不同物质的含量。”他表示,这个方法比紫外灯同时照射混合物更科学。
“目前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中,仅有柔巾、婴幼儿纸尿裤用非织造布、儿童口罩、蚕丝被等产品对荧光增白剂有‘不得检出’的要求,暂无标准限制婴幼儿服装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但考虑到婴幼儿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荧光增白剂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对于该类特殊人群,荧光增白剂更应严加考核。针对这次样品中检出的超出400mg/kg的结果,可以重点关注。”
商家回应:
平布有荧光正常,大额订单才能提供检测报告
针对荧光问题,记者第一时间致电“果子布艺”所属店铺店主。对方表示,平布有荧光是正常的,因为不加荧光,平布颜色不会有那么鲜艳。她强调,自己家的两个孩子从小也在穿同款布料,并声称符合国标标准。
“比如一块布料,一个是米色,一个是白色,在加了荧光的白色布上完成数码打印,成品就会更好看;(不加荧光的)米色就会显得较暗。”当记者提出质疑,双层纱的颜色同样鲜艳,为何双层纱的荧光测试正常时,该店主并不直接回答问题,只是解释:“双层纱是给孩子用的。”
当记者进一步指出,直播间主播介绍平布时同样提到孩子可穿,为何平布会荧光超标时,店主提出记者可以联系售后退货,“你如果实在介意,我可以包你的退货运费。”但对方坚称,平布布料荧光剂含量肯定处于安全范围内,“我们不只卖国内,国际上,泰国、美国、澳洲都有卖,甚至是迪士尼的订单我也做过,都是同步拿去做过检测的。”
对此,记者提出查看对方所称的国标检验报告,以验证布料是否真的符合标准,店主却表示,只有大批量订单才会做检测,检测一次成本超千元。
“如果你跟我订2000米,我就专门给你去做。要做什么检测我都可以给你去做。”同时,她建议记者去测一下自己的白T恤,“上面也含荧光剂,只要不超过标准就没有问题。”该店主反复提到:“你可以退货。”并让记者不必纠结,“你觉得超标就不要买这个。我们家还有别的选择,对吧?如果客服不给你退货,我会批评她的。”
消费者:
希望商家能主动公开成分、标准及检测报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听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不少习惯购买直播间布料的家长纷纷表示,给孩子制作“妈妈牌”服装,就是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没想到却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想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严格把控布料产品的质量,确保儿童衣物的安全。”
同时,不少购布消费者也表示,希望商家能够更加诚信经营,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合规的检测报告,“在售卖布料时,至少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的成分、质量标准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这样,在9.99的荧光测试结果下,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