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学校外面的僻静角落,看到有同学被欺负,你会怎么做?”
“我可能会大声制止!”“当然是赶紧跑去喊大人来帮忙!”“我不太敢靠近,怕他们连我一起欺负……”近日,在三亚市和平学校大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如火如荼进行,不时传来同学们阵阵热烈的讨论声。
操场中央
坐着来自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
的法官李力和龚晓梅
他们带来满满一背包“故事”
走到孩子们身边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告诉同学们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
案例讲述触动童心
为了准备这堂课,李力和龚晓梅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得知上课地点在大操场,没办法使用PPT和动画,而且上课的对象是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们,两人琢磨着,一定要把课程弄得既有趣又贴合孩子们的兴趣。
“在案例选择上,我们精心挑选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比如因起绰号引发的矛盾、被人强索财物等,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龚晓梅笑着说,“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些事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明白校园欺凌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在互动环节的设计上,法官团队也特别用心,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李力和龚晓梅设计了好多简单易懂的问题。
“假如有个‘老大’欺负同学,旁边跟着的两个兄弟,那两个兄弟有没有错呢?”课堂上,龚晓梅首先抛出一个问题。“我觉得跟着的人不对,他们看着不管!”“可是他们没动手呀,说不定是害怕呢?”话音刚落,孩子们随即分成两拨观点阵营争论了起来。待学生们都说明理由后,法官团队再详细地给大家讲解,让学生们都能把知识记牢固。
“校园欺凌通常有四种形式,包括身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大家觉得小美遭受的是什么形式的校园欺凌?”在随后的案例分享环节,法官结合改编的小故事讲述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听完小故事后,孩子们都深有感触,纷纷吐露心声,说出自己遭受过的校园欺凌。
“我以前被同学孤立过,那种感觉很难受,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忆和经历。”一位五年级的女生率先举手,声音有点哽咽。紧接着,一位四年级的男生也鼓起勇气说:“我曾经被人围在角落,威胁说出自己的秘密,不说就不让我回家……”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深感惊讶,也让大家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趣味互动寓教于乐
到了趣味互动环节,课堂气氛一下子“燃”到了顶点。
“熊小包碰到了隔壁学校一‘老大’,被殴打后抢走手机,如果你是熊小包,会怎么做?”法官刚提问,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其中,一名五年级的男孩一脸严肃地说:“我的东西坚决不能给他,打不过他也要打!”
这个回答让龚晓梅印象深刻。“保命要紧啊,同学们!”她用诙谐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遭遇校园欺凌的应对之策和预防之道。一个小时的课程中,20余次互动点燃了全场热情。
在众多讨论话题中,孩子们对“打落几颗牙齿构成犯罪”和“面对暴力索财时该怎么做”讨论得最热烈。大家你争我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们对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也理解得更加透彻。
采访中,龚晓梅说出了自己的些许担忧:“孩子们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对生命和身体的保护,缺乏必要的认知。在讨论时,我发现很多孩子都认为不能把自己的财物交给‘坏人’,他们认为这是妥协、认输。我告诉他们,关键时候‘舍财保命’才是正确的做法,没有任何东西比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更重要。”
上课时,在讲到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应对时,李力和龚晓梅特别留意孩子们的反应。通过观察和互动,他们发现孩子们普遍对校园欺凌认知良好,能自发识别语言欺凌、网络欺凌、社交欺凌等非传统欺凌形式,但是对于面对暴力欺凌时,怎么应对和保护好自己,还掌握得不够。
“上完这堂课,效果特别明显。孩子们能清楚地说出,遇到暴力欺负时该怎么保护自己。大家也都知道,看到同学被欺负不能当没看见,而且还学会了怎么巧妙地帮忙。”李力笑着说,“课后,许多孩子对自己没有获得互动的机会感到很失落,从这就能看出,孩子们对这堂课有多喜欢,对法律知识有多渴望。”
司法温度陪伴成长
“法官通过生动案例与趣味互动,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具象化,让孩子们易于接受,真是一场及时雨!”全程听完这堂法治课的老师对此赞不绝口,希望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同时,期望能借助法院丰富的司法资源,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参观法庭、旁听庭审,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庄严与肃穆,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采访中,在谈到法院在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方面,应起到什么样作用时,龚晓梅说:“法院应当成为法治教育的引领者、权益保障的践行者,法治信仰萌芽的守护人。预防校园欺凌,可不是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得用孩子们能听懂、爱听的话,把法律知识传播出去,用司法的温暖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亚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亚中院将持续加强院校联动,探索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法庭开放日、法治专题讲座进校园等丰富方式,让未成年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筑起法治保护网,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更多法院智慧。
来源:法治时报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